【科技竞赛】关于举办中国研究生未来飞行器创新大赛大赛的通知
编辑:张超 审核: 发布日期:2015-05-12 阅读次数:
 各位师生:
 
    中国研究生未来飞行器创新大赛(以下简称“大赛”,英文名称China Graduate Future Flight Vehicle Innovation Competition),是“全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活动”主题赛事之一,由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国际宇航联合会、中国宇航学会、中国航空学会主办,欧盟QB50立方星低热层大气探测委员会、中国无线电协会业余无线电管理委员会联合主办。 
 
    大赛以“创新改变未来”为理念,围绕未来飞行器技术与创新,提高广大研究生在航空航天领域科研创新能力、工程实践能力,为业界发掘培养复合型、高素质拔尖创新人才。 
 
    第一届大赛由西北工业大学承办。将努力把大赛办成在研究生群体、研究生培养单位、航空航天院所厂企及社会上有较大影响力,被国内外研究生培养单位和行业广泛认可的全国性、高层次重要赛事,逐步实现与高水平国际赛事接轨。 
 
 
 第一章 赛事基本情况 
 
  一、赛制 
 
  大赛分为初赛与决赛。各研究生培养单位可组织与本赛事接轨的校级大赛,鼓励各研究生培养单位将参加该项赛事纳入研究生综合评价和奖励体系。 
 
  二、赛题 
 
  本届赛题:飞行器前瞻性和创新性的新理念、新想法、新观念。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内容: 
 
  (1) 新型微小飞行器各分系统创新技术。譬如新型结构系统设计;新型推进技术;新型姿态确定与控制系统技术;新型电源技术;新型通信技术及数据处理计算机技术;创新性载荷设计等。 
 
  (2)新概念火星或小行星探测方案设计。譬如适用于火星或小行星探测的微小航天器软、硬件平台;火星或小行星探测轨道规划与设计;火星或小行星探测微小卫星防护技术;创新火星或小行星探测科学任务等。 
 
  (3) 其它各种创新性飞行器设计或创新飞行任务。 
 
  三、作品提交要求 
 
  作品分为创意类和实物类作品。 
 
  每支报名团队必须在2015年6月30日前提交项目报告书,报告书包括方案有何创新之处,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提供什么优势,方案的具体描述等内容。 
 
  项目报告书作为竞赛的最终评比材料。结构模型、设计图、原理图、三维动画、研究论文等可以作为附件与设计报告书一并提交。实物类作品在初赛时可以提供视频材料,决赛时需要提供实物。 
 
 
 第二章 参赛方式 
 
  一、参赛对象 
 
  国内外各研究生培养单位在读的研究生及已获得研究生录取资格的本科生。 
 
  二、参赛方式 
 
  各参赛队每队最多不超过5人,参赛选手均为学生,允许来自不同参赛单位。组委会鼓励以团队形式参赛。各参赛队按照组委会要求,注册、报名并按时提交作品。本届大赛必须在2015年5月31日前在大赛网站报名。 
 
 
 第三章 奖项设置 
 
  本次大赛设置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及优秀奖,设立优秀组织奖和优秀指导教师奖。其中特等奖一项,一等奖三项,二等奖及优秀奖若干。奖金设置如下: 
 
  特等奖50000元 
 
  一等奖30000元 
 
  二等奖10000元 
 
  特等奖、一等奖及二等奖的指导教师将获得优秀指导教师奖。优秀组织奖将根据各研究生培养单位获奖成绩及参赛情况进行评判。 
 
 
 第四章 申诉仲裁与纪律处罚 
 
  一、各参赛培养单位严格审查参赛选手资格,若出现参赛选手资格问题,取消该作品参赛资格、参赛培养单位评优资格及承办单位申请权,并通报组委会各委员单位。 
 
  二、参赛作品指导教师仅负责指导参赛选手完成作品,不得将指导教师个人相关科研项目、研究成果署名学生作为参赛作品。如出现此类问题,取消参赛作品资格及指导教师评优资格,并通报组委会各委员单位。 
 
  三、参赛选手不得运用非法手段窃取他人技术数据、创意设计方案等,如出现此类问题,取消参赛选手资格并通报其所在培养单位,由所在培养单位给予相应处罚。 
 
  四、大赛秘书处、专家委员会及评审专家组等各职能部门严格遵守大赛各项规章、制度,做到公正、公平、公开,若出现渎职、包庇等行为,取消相关作品资格及责任人职务,并通报组委会各委员单位。 
 
 
 第五章 知识产权与保密 
 
  一、参赛作品应具原创性,无知识产权争议。组委会对因知识产权引起的任何实际侵权概不负责。 
 
  二、所有参赛作品的知识产权的保护均取决于项目来源或相关约定。参赛选手可自行为参赛作品申请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组委会不涉及相关事宜。 
 
  三、所有参赛作品均不得涉密,或须做脱密处理。由于作品所引起的泄密问题,组委会概不负责。 
 
 
 第六章  大赛时间安排 
 
  2015年3月20日 
 
  网站上线及大赛报名 
 
  2015年5月31日 报名截止 
 
  2015年6月1日-6月30日 作品提交 
 
  2015年7月1日-7月31日 作品初审 
 
  2015年8月1日-8月15日 全国决赛通知 
 
  2015年8月25日-8月27日 全国总决赛  
 
  
 
 
 第七章  联系我们 
 
  一、大赛官网: 
 
  二、大赛邮箱:ffvc2015@126.com 
 
  三、组委会秘书处联系电话: 
 
  徐含乐,029-88495782  林欢欢,029-88492192 
 
  四、组委会秘书处通讯地址:陕西省西安市友谊西路127号,西北工业大学研究生院(中国研究生未来飞行器创新大赛秘书处),邮政编码:710072 
 
 
 
报名通知具体参见网址:
http://www.ffvc.org/dstz/qh_newscontent/1030.htm?urltype=newscontent#rd&sukey=cbbc36a2500a2e6ca99c4e66753141e38800b787c4c4cba0301a48c9460dfe600dc063aa70f724a58e0e3e00c240bc42
 
 
 
 
 
报名通知具体参见网址:
http://www.ffvc.org/dstz/qh_newscontent/1030.htm?urltype=newscontent#rd&sukey=cbbc36a2500a2e6ca99c4e66753141e38800b787c4c4cba0301a48c9460dfe600dc063aa70f724a58e0e3e00c240bc42
 
  各位报名的师生也将相关报名信息抄送一份给学院,我们届时将汇同学校研工部为同学们的参赛做好服务工作 
 
 
  
  联系人:闫贺龙 
 
 
  
  email: yan-helong@163.com 
 
 
  
  电话: 13426119538 
 
 


